题目背景
USACO
题目描述
很少有人知道奶牛爱吃苹果。农夫约翰的农场上有两棵苹果树(编号为1和2), 每一棵树上都长满了苹果。奶牛贝茜无法摘下树上的苹果,所以她只能等待苹果 从树上落下。但是,由于苹果掉到地上会摔烂,贝茜必须在半空中接住苹果(没有人爱吃摔烂的苹果)。贝茜吃东西很快,她接到苹果后仅用几秒钟就能吃完。每一分钟,两棵苹果树其中的一棵会掉落一个苹果。贝茜已经过了足够的训练, 只要站在树下就一定能接住这棵树上掉落的苹果。同时,贝茜能够在两棵树之间 快速移动(移动时间远少于1分钟),因此当苹果掉落时,她必定站在两棵树其中的一棵下面。此外,奶牛不愿意不停地往返于两棵树之间,因此会错过一些苹果。苹果每分钟掉落一个,共T(1<=T<=1000)分钟,贝茜最多愿意移动W(1<=W<=30) 次。现给出每分钟掉落苹果的树的编号,要求判定贝茜能够接住的最多苹果数。 开始时贝茜在1号树下。
输入输出格式
输入格式:
第一行2个数,t和k。接下来的t行,每行一个数,代表在时刻t苹果是从1号苹果树还是从2号苹果树上掉下来的。
输出格式:
对于每个测试点,输出一行,一个数,为奶牛最多接到的苹果的数量。
输入输出样例
7 22112211
6
说明
DP
代码
#include#include #include #include #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;int T,t[1010],n,f[100][3];int main(){ scanf("%d%d",&T,&n); for(int i=1;i<=T;i++) scanf("%d",&t[i]); for(int i=1;i<=T;i++)//列举T个落苹果的时刻 for(int j=n;j>=0;j--)//确定在此时是否移动 { if(j>0)//n!=0即可以移动的情况 f[j][t[i]]=max(f[j][t[i]]+1,f[j-1][3-t[i]]+1); else//n=0 移动0次 即无法移动 if(t[i]==1) f[j][t[i]]++; //由于不能移动,所以只能接当前树上的苹果 } printf("%d",max(f[n][1],f[n][2]));//取两种情况的最大值:第一种情况,移动k次后,站在1树下;第二种情况,移动k次后站在第2树下 return 0;}
思路:
DP,f[i][j][1]表示i时刻移动j次站在第1棵树下吃到的苹果个数,
f[i][j][2]表示移动i次站在第2棵树下吃到的苹果个数,a[i]表示i时刻掉苹果的树,状态转移方程是 f[i][j][a[i]]=max(f[i-1][j][a[i]]+1,f[i-1][j-1][3-a[i]]+1),j>0
f[i][j][a[i]]=f[i-1][j][a[i]]+1,j=0 且a[i]=1(因为一开始站在1号树下,
所以移动0次只能站在1号树下)f[i][j][3-a[i]]=f[i-1][j][3-a[i]]
然后我们可以把数组滚动起来,变成二维的 f[j][1]表示移动j次站在第1棵树下吃到的苹果个数,f[j][2]表示移动j次站在第2棵树下吃到的苹果个数,注意k要逆序循环,状态转移方程为 f[j][a[i]]=max(f[j][a[i]]+1,f[j-1][3-a[i]]+1),j>0
f[j][a[i]]++,j=0且a[i]=1